
雄程海洋IPO終止,毛利率近乎腰斬資金壓力難解
2022-11-02 09:22:40
來源:時代商學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10月18日,證監會決定終止對上海雄程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雄程海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的審查。這意味著,雄程海洋長達五年的IPO之路以失敗告終。
雄程海洋是國內一家第三方海洋工程服務商,主營業務為海洋工程服務,形成了以海上風電工程樁基沉樁及海上風電風機安裝服務為主,跨海大橋、港口碼頭沉樁等服務為輔的產品線。
受2021年海上風電行業“搶裝潮”影響,雄程海洋業績井噴式增長。但2022年海上風電財政補貼取消,其業績增長存波動或下滑風險。另外,該公司短期負債近4億元,而賬面現金僅有2000多萬元,后續債務的償還能力以及持續經營能力存疑。
毛利率幾乎腰斬,業績增長或不可持續
招股書顯示,2021年末,雄程海洋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2.7%,主要受益于風電項目政策的紅利。
2020年1月,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了《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規定2021年12月31日之后新增海上風電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
受此影響,2020年和2021年全國已核準的海上風電項目迎來大面積搶裝的局面,海上風電建設迎來爆發期。下游行業需求的快速增長推動了雄程海洋業務的快速發展。2019—2021年(下稱“報告期”),雄程海洋的海洋工程服務業務收入分別為1.59億元、2.52億元、10.55億元,在各期主營業務收入中占比分別為92.57%、96.75%和93.6%。
與業績增長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近年來雄程海洋的毛利率近乎腰斬。2019—2021年,雄程海洋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73.63%、59.87%和39.91%。其中,樁基沉樁業務的毛利率由2019年的73.33%下降至2021年的41.98%。如圖表1所示。
對此,雄程海洋在招股書中解釋:一方面,不同項目的施工難度、作業效率、設備要求和市場需求等因素存在一定差異,公司項目數量較少、單個項目毛利占比較大,導致單個項目對主營業務毛利率影響較大。另一方面,2020年下半年開始,公司在自有船舶滿負荷使用的基礎上租用更多第三方船舶完成項目作業,同時配件運輸成本大幅增加,導致毛利率有所下降。
由此可見,“搶裝潮”雖帶來了業績的快速增長,但同時也使配件運輸成本和租賃成本大幅增加,導致了毛利率的下跌。
除了近乎腰斬的毛利率,營收翻3倍的背后其實是“搶裝潮”對于市場需求的提前透支。
2022年起,海上風電并網價格補貼取消,可能導致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出現工程進度及開工進度不及預期,以及海上風電工程服務價格大幅下降的情形,存在因行業政策變動而使得市場空間增長放緩的可能性。
今年以來,雄程海洋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中國交建(601800.SH)和中天科技(600522.SH)的營收增速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趨勢。據三季報,中國交建前三季度營收增速僅為5%,較去年同期增速(25.99%)大幅放緩。而中天科技2022年前三季度的營收較去年同期更是直接下滑了27.06%。
由此可見,雄程海洋的業績增長勢頭或不可持續,甚至存在業績“變臉”的風險。
資產負債率逐年攀升,三闖IPO以失敗告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雄程海洋的資產負債率明顯上升。
2019—2021年各期末,雄程海洋負債總額分別為2.83億元、6.46億元、17.73億元,負債總額逐年攀升且非受限資金規模較小。
截至2021年末,雄程海洋因質押、抵押擔保及售后回租等導致權利受到限制的資產賬面價值為7.79億元。其中,貨幣資金賬面價值為509.84萬元、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5.37億元、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為2.34億元、在建工程200萬元,合計占資產總額的比例為31.91%。
這樣的負債情況在行業中處于何種水平呢?
從三大短期償債能力指標來看,2021年末,雄程海洋的資產負債率高于同行均值,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均遠低于同行均值。
2019—2021年各期末,雄程海洋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8.12%、54.94%、72.68%,逐年大幅上漲,同行業可比公司資產負債率均值分別為69.89%、69.99%、66.62%。
報告期各期末,雄程海洋的流動比率分別為1.02、0.69和0.47,速動比率分別為1.02、0.69和0.47,二者均呈逐年下滑趨勢。同期同行業可比公司流動比率均值分別為1.20、1.11、1.18,速動比率均值分別為1.00、0.96、1.02。如圖表2所示。
除此之外,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雄程海洋的貨幣資金為2261.17萬元,而一年以內的短期借款卻高達3.83億元。顯然,目前的雄程海洋的賬面資金遠遠無法覆蓋其短期借款。
針對上述的問題,上交所在首輪問詢中要求雄程海洋說明是否面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未來擬采取的措施以及相關風險揭示是否充分。
本次IPO,雄程海洋擬募資2億元用于償還金融機構借款,3億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梢娖涿媾R較大的資金壓力。
而實際上,早在2017年,雄程海洋就已經啟動IPO計劃。2017年9月11日,雄程海洋就與光大證券簽署了輔導協議,擬登陸創業板,但并未取得進展。2019年12月,上海證監局網站披露,雄程海洋擬將上市地點變更為科創板。然而,到了2020年8月,光大證券發布公告,宣布終止與雄程海洋科創板上市輔導協議。同年12月,雄程海洋聘請中信證券為其科創板上市進行輔導,而后又將上市地點從科創板改為上交所主板。
歷時五年,擬上市地點從創業板變為科創板,再到主板,雄程海洋如此一波三折的IPO之路就此告終。在無法成功上市募集資金的情況下,雄程海洋的資金“緊箍咒”恐難破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