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工市場迎來“源頭活水”成交金額創8年新高
2022-11-22 16:54:00
來源: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2022年1-10月,據克拉克森數據顯示,全球共成交海洋工程裝備訂單99座/艘,成交金額約199億美元。盡管以數量計同比下降20%,但是以金額計同比增長61%,創下2015年以來新高。10月份,全球共成交海工裝備14艘,包括1艘FPSO、1艘FSRU、3艘海上風電施工和運維船、9艘船員交通船。
下游海工裝備需求活躍,裝備租金和利用率穩中有升。2022年10月,自升式鉆井平臺利用率維持在86%,環比持平;浮式鉆井平臺利用率達到84%,環比下降1個百分點。裝備租金繼續上漲,10月份,全球浮式鉆井平臺平均日租金達到了26.1萬美元/天,同比增長35.3%;自升式鉆井平臺平均租金達到了11.1萬美元/天,同比增長28.4%;三用工作船租金指數同比增長28.0%。
本月聚焦:從船東投資看驅動市場復蘇的“源頭活水”
從船東國家和區域來看,中國、歐洲、美洲是全球海洋工程裝備訂造的絕對主力。中國船東在訂船數量上保持絕對領先優勢,共訂造船舶40艘,全球占比40%;訂船金額41億美元,全球占比21%。中國近些年海上風電產業呈蓬勃發展之勢頭,中國船東今年訂造的絕大多數海工裝備均為海上風電相關船舶,一大批海上風電企業涌入市場訂船,其中以央企和地方國企為主,包括三峽集團、中交集團、山東海洋集團等,具體船型包括海上風電安裝平臺、起重船、鋪纜船等,油氣相關裝備新訂單數量則十分稀少。
歐洲船東訂船數量33座/艘,全球占比40%;金額48億美元, 全球占比21%,訂船類型也主要以海上風電相關船舶為主。在海上風電領域,歐洲已經建立起先發優勢,歐洲船東近些年也誕生了一批后起之秀,背后股東不乏傳統航運企業和油服公司背景,比如2018年成立的Edda Wind(股東包括挪威船舶管理企業威爾森集團);2020年成立的Integrated Wind Solutions(控股股東Awilco AS在油船、LNG、海洋鉆井等領域具備豐富的經驗)。作為海洋油氣開發老牌強國,歐洲擁有很多國際知名的海洋工程裝備船東,例如近些年頻繁在國內下單訂造FPSO的荷蘭船東SBM Offshore,今年再次在上海外高橋造船訂造了1艘FPSO船體。
美洲船東訂船數量10座/艘,全球占比10%;金額48億美元, 全球占比53%。盡管訂船數量不多,但土豪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斥巨資訂造了3艘FPSO,金額合計約88億美元,撐起了今年海工市場的半壁江山。疫情發生以來,國際油價總體高位運行,石油公司利潤大漲,這也成為了其繼續投資增產的底氣?梢灶A見的是,在現金流充裕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來自各國石油公司的訂單依然值得期待。此外,美國今年訂船的船東同樣以油氣相關公司為主,包括雪佛龍、New Fortress Energy、Excelerate Energy等,具體訂造裝備類型包括浮式生產平臺、浮式LNG、FSRU等。
盡管船東訂船呈現不同的特點,但背后的共同點都是資本的驅動。資本總是嫌貧愛富,不斷追求超額利潤,在國際油價高位運行之下,石油公司、油服公司的盈利水平屢創新高,源源不斷的現金似流水一般不斷涌入,在對未來市場保持樂觀預期的前提下,船東有充分的理由和實力訂造更多海洋油氣裝備以實現擴大再生產。此外,綠色低碳成為全球普適價值觀下的“共同語言”,海上風電以其清潔、可再生等優勢,成為了綠色資本的“聚集地”,獲得了資本市場的青睞,吸引著傳統船東紛紛轉型進入,新興船東勢力快速崛起。來自油氣、航運、海上風電等領域“真金白銀”源源不斷的投入,正在成為滋潤海工市場復蘇的“源頭活水”。
數據來源
除單獨注明來源,本文數據均來自中國船協、克拉克森、相關公司官方發布等統計與信息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