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山市稅務局稅惠護航船舶修造行業
船舶修造行業作為舟山市傳統沿港產業,是舟山走海洋經濟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舟山市稅務局立足職能,著力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推進船舶修造行業相關的稅收服務,支持船舶修造企業做優做強,助力海洋經濟進一步發展,在護航舟山船舶修造行業逐漸復蘇并健康發展中貢獻力量。
抗疫情,減稅降費提信心
“認定為一般納稅人之后,我們原以為今年不能享受‘六稅兩費’減半征收政策了,沒想到政策擴圍到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了。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小微企業步履維艱,好在稅收優惠政策力度不減反增,給我們增添了不少信心。”順會船舶工程服務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韓亞紅說。
近幾年,受到疫情的影響,舟山市船舶修造行業生產經營困難重重,舟山市稅務局了解情況后,全力將最新的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并圍繞政策適用條件、減免稅申報表填報等重點內容,通過企業培訓會、征納溝通平臺等線上線下多種方式提高政策知曉度,讓企業應知盡知、愿享盡享,最大限度幫助企業提振信心。去年至今,順會船舶工程服務有限公司享受各項稅費減免近23萬余元。
謀發展,留抵退稅注活水
舟山寧興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廠區內,嶄新的龍門吊高高矗立,各條生產線上火花四濺,數百名工人忙碌而有序,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船舶訂單預付款比例普遍較低,需要船廠墊付大量流動資金購買鋼材等原材料,我們資金一度十分吃緊。留抵退稅政策的出臺,對我們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直接盤活了公司的資金周轉,讓我們有充足的資金把生產效率拉滿。”在財務總監陸雁看來,公司能夠滿負荷生產,與國家出臺的留抵退稅政策和稅務部門的優質服務密不可分。
“只要我們有留抵稅額可以退,稅務人員就會在第一時間主動告知,并悉心指導我們完成退稅,我們累計已收到退稅款2800余萬元,申請手續簡單便捷。”舟山寧興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辦稅員毛四萍表示。自留抵退稅政策實施以來,舟山市稅務局開辟留抵退稅“綠色通道”,對內加速審核環節流轉,對外協調人行等部門暢通退稅環節,確保留抵退稅紅利快速到位。
求創新,加計扣除助研發
隸屬于中國第二大修造船企業招商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浙江友聯修造船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豪華郵輪修理、改裝、翻新及常規修船業務為一體的專業化修船企業。“以前我們主要是修理常規船舶,附加值不高。從去年起,我們開始加大研發技改投入,擴建打造郵輪修改裝基地,進一步開拓高附加值船舶修造業務。”浙江友聯修造船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劉進介紹到,“一開始,我們對研發費用這塊的稅收政策不甚了解,幸好有稅務老師們及時跟進,輔導我們正確歸集研發費用,合理做好相應稅前扣除,十分感謝他們。”
“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科技創新,制造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也從75%提高到100%,我們公司也算是趕上了好時候。”劉進說,“有了政策的支持,未來我們會投入更多的資金在技術革新上,助力集團打造郵輪全產業鏈服務模式,攜手各方為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做出貢獻。”據悉,浙江友聯修造船有限公司2021年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700萬元,大大提升了公司投身技改研發的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