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付50%!日本船企罕見推出“首重式”付款模式
首付款最高達到50%,日本船企抓住日元大幅貶值的機會向急需訂造散貨船的船東推出“首重式(top heavy)”付款條件。
通常而言,日本船企簽訂的新造船合同往往采用尾重式付款條件,分四期付款,10%在合同簽訂時支付、10%在開工時支付、10%在下水時支付、剩余70%在完工時支付。然而,最近有日本船廠與船東簽訂的散貨船建造合同,首付款竟然高達合同價格的50%。
據日媒報道,隨著今年以來日元持續貶值,從秋季開始日本船企的部分中小型散貨船建造合同已經將首付款比例提高到了20-30%,但50%首付款的訂單對于日本造船業而言前所未有。
日本船廠的相關人士指出,此次浮出水面的新船訂單,在簽訂合同時的付款比例達到50%,“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首重式付款項目,抓住了日元歷史性貶值的機會。”
對于船廠而言,在當前日元貶值的情況下,能夠在簽訂合同時確定船價50%收入的優勢是“極其顯著的”,造船廠享受到了日元貶值優勢,也就有了打折船價的空間。
據悉,以30%-50%首付款條件在日本船廠訂造散貨船的大多是在今年上半年散運市場繁榮時期積累了大量現金的海外船東和運營商,此外還有船隊規模龐大、財務狀況良好的日本大型船東。不過,目前日本船廠獲得的首付款30%以上的新船訂單,只限于部分中小型散貨船。
業內人士分析稱,對于船東而言,隨著美元利率上升,如果此時選擇存款而非投資造船必然會使現金儲備膨脹,許多船東對于為3年后完工的船舶投入船價50%的現金持謹慎態度。
另一方面,新造船價格高企,而長期租船費率卻十分疲軟,兩者之間的差距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事實上,新造船市場上散貨船詢價已經停滯不前,這也是導致合同簽約數量少的一個因素。
11月15日,日本船舶出口商協會發布了日本船企2022年10月最新訂單數據,日本船企接獲10艘21.747萬GT,同比大減80.5%,創造至了近6年以來新低。
數據顯示,10月份日本船企接獲的新船訂單包括3艘雜貨船(2.97萬GT),以及7艘散貨船(18.75萬GT),其中散貨船分別為6艘靈便型和1艘大靈便型。
截至目前,前10個月日本船企接單量共計224艘964.302萬GT,同比下滑27.6%。按船型分類包括54艘貨船(334.431萬GT)、162艘散貨船(597.631萬GT)、7艘油船(32.03萬GT)和1艘其他船舶(2100 G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