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棄俄羅斯市場?韓國船企欲拓展歐洲船舶配套市場
在9月6日至9日舉行的第30屆德國漢堡國際海事展(SMM 2022)上,除現代重工、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等韓國三大造船企業獨立參展外,韓國相關機構還組織了34家中小船用配套設備企業組成韓國綜合館,重點展示船用電力動力系統、船舶脫硫裝置等環保產品和技術,助力韓國船用配套產品進一步拓展歐洲市場。
韓國綜合館由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韓國貿易協會(KITA)、韓國造船海洋設備研究院(KOMERI)負責運營。
韓國綜合館負責人表示,SMM是全球最大規模和影響力的海事展,也是韓國船用配套設備企業謀求進軍歐洲市場的機遇。由于近期歐洲頻繁發生酷暑和干旱等異常氣候,海運及造船企業對環保技術的關注呈劇增趨勢,因此此次SMM以海洋能源轉型、數字化轉型以及氣候變化為核心主旋律。此外,隨著后疫情時代的來臨,郵輪需求正在復蘇,業界對郵輪建造及維護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預計這將成為郵輪相關人工智能(AI)產品和技術的市場機遇。
SMM主辦機構漢堡展覽公司(Messe Hamburg)通過論壇、商務洽談會等形式組織了多場應對造船海洋產業變化的活動,韓國綜合館參展企業也將展示各自結合環保技術的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船用配套設備企業此前曾一直冀望大舉進軍俄羅斯市場。去年9月,韓國造船海洋設備工業協會(KOMEA)組織9家船用配套設備企業組成韓國館,參加了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的國際造船港口及海上能源展“NEVA 2021”,并與俄羅斯聯合造船公司(USC)、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聯合舉行了“韓俄造船配套合作研討會”。俄羅斯的20多家采購商與韓國的12家船用配套企業在展會期間還參加了“1對1”出口洽談會。
當時,隨著俄羅斯大型LNG項目的正式招標,俄方對韓國產船用配套產品的需求和關注正在增加,而且俄羅斯正與韓國大型船企合作建造船舶,并就多個項目進行了討論,韓國船用配套設備企業進軍俄羅斯的基礎正在形成。韓國業界人士認為,俄羅斯不僅船用發動機市場前景廣闊,船舶的改裝、修理,以及船用零部件及成套設備市場也有很大的潛力。
但自今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并呈現長期化趨勢后,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給韓國船用配套設備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逐漸顯現,韓國對俄羅斯的船用設備出口急劇減少,相關企業在經營業務中面臨諸多困難。
為應對這種局面,韓國船用配套設備企業轉而向歐洲尋求新銷路。韓國業界人士表示,期待以2022 SMM為契機,進一步擴大與歐洲船用配套業務的商務往來,提升韓國相關產品的品牌效應和競爭力。特別是隨著卡塔爾“百船計劃”中的LNG船訂單逐步生效,預計相關成套設備工程以及配套需求將大幅增加。
韓國綜合館負責人表示,為幫助船用配套設備企業進一步拓展歐洲市場,支持出口營銷,今后還將繼續制定支援對策,創造協同效應。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漢堡貿易館館長尹賢哲表示:“我們計劃繼續支援擁有環保技術的韓國中小船用配套企業進軍歐洲市場。”(王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