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獲10艘大單!北海造船:這種船誰都搶不了
比利時船東Compagnie Maritime Belge(CMB)重返青島北海造船再訂10艘Newcastlemax型散貨船,加上之前的10艘,北海造船已經接獲CMB累計20艘總金額超過12億美元的訂單。就在國內外大型船廠的船塢都被LNG船和集裝箱船“霸占”的時候,專注大型環保散貨船建造的青島北海造船終于等到了機會。
據貿易風消息,CMB已經在北海造船訂造了10艘21萬載重噸散貨船,預計將在2025年至2026年陸續交付。與3月訂造的2艘相同,最新的10艘也將采用氨燃料預留(ammonia-ready)設計,但價格從今年3月的每艘6600萬美元降至每艘6400萬美元。
CMB最初于去年第三季度在北海造船陸續簽署并生效了6艘21萬噸散貨船訂單,去年12月又簽署了第七艘和第八艘同型船的建造合同,這兩艘采用“氨燃料預留”設計,這是北海造船首次建造氨預留船舶,也是全球首份采用氨預留設計的好望角型散貨船訂單。今年3月CMB又訂造了2艘氨燃料預留21萬噸散貨船。
消息人士稱,去年訂造的8艘價格約為每艘6100萬美元,而今年3月的2艘造價上漲到了每艘6600萬美元。加上最新的10艘,這20艘船訂單總價值達到了1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0.11億元)。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21萬載重噸Newcastlemax型散貨船造價直線上揚,從1月的6400萬美元一直上漲到8月的6900萬美元,但自9月以來造價已經回落,當前每艘造價為6550萬美元。
業界人士認為,由于中韓主要的大型造船廠已經將產能轉向利潤率更高的高規格船舶,如LNG船和大型集裝箱船項目,留給大型散貨船的可用交付船臺十分有限,因此Newcastlemax型船的造價不太可能繼續下跌。另外,日本船企的報價則更加高昂,每艘造價超過了8000萬美元。
據了解,CMB在北海造船訂造的氨燃料預留21萬噸散貨船總長300米、型寬50米、型深25.2米、設計吃水16.1米,結構吃水18.4米,航速14.5節,滿足國際海事組織TIER III排放標準及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指標第三階段的要求,未來可配置2個3000立方米氨燃料儲罐,實現全航程“零碳”運行。
北海造船一直致力于綠色、環保等新型能源船舶的設計和研發,該船型的節能、智能和安全等特征與北海造船的設計理念高度契合,且滿足目前主流市場的需求。該系列船的陸續承接,將再次提升北海造船在綠色環保船型細分市場上的占有率和競爭力。
21萬噸散貨船作為青島北海造船的主建船型,近年來已累計承接了超過30艘新船訂單。北海造船還與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CSDC)共同研發了全球首款甲醇燃料動力21萬載重噸散貨船設計,并在今年9月獲得了美國船級社(ABS)原則性認可證書(AIP),具備面向市場推廣和承接訂單的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