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船舶與海洋裝備技術論壇成功舉辦
11月9日,以“智能引領、綠色驅動”為主題的中國船舶與海洋裝備技術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等單位主辦,遼寧省造船工程學會等單位承辦,是“科創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科技服務團的重要活動,同時也是“航海日系列論壇”之一。論壇匯聚了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雙碳背景下,如何推進我國船舶與海洋裝備智能化、綠色化升級,開展技術交流,研討適應未來市場的新技術,展示我國在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方面的科研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論壇通過大連海事展視頻號等平臺直播,線上線下1200余人參加會議。大連市科協副主席李敏、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李國安分別在線上致辭,遼寧省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劉剛擔任主會場主持。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王俊利秘書長發布了“艦船科學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以及《深海采礦行業發展現狀及展望》、《智能船舶行業發展現狀及展望》兩個行業報告。艦船科學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的發布將對提高我國艦船科學領域科技期刊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智能船舶、深海礦產開發是當前和未來海洋裝備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兩份重磅行業報告的發布,將對行業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周國平船舶設計大師做了題為《海上風電場建設裝備與系統配套產業發展研究》的主題報告。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馬應斌研究員級高工做了題目為《LNG運輸船技術發展歷程及趨勢》的主題報告。大連理工大學于宗冰助理研究員和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曹林副部長,分別對《深海采礦行業發展現狀及展望》及《智能船舶行業發展現狀及展望》兩份行業報告進行了詳細介紹。大會還進行了企業優秀成果推介環節,此次共推介新能源船艇、國產化電子海圖、智能化電磁感應船舶涂層去除設備等三個優秀成果。
盡管時間有限,但專家和學者們精彩的報告以及行業優秀成果的推介,展示了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科技發展的前沿,促進了行業內的學術交流與互動,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將以此為契機,為推動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進步、促進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加強各行業的融通發展、擴展學術交流深度廣度、搭建溝通合作平臺,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