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4u2uq"><noscript id="4u2uq"></noscript>
  • 海洋衛士壓載水
    首頁 > 新聞 > 新型船舶 > 正文

    新型海洋裝備,誰是“明日之星”?

    2021-05-11 21:21:01
    來源:中國船檢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新型近年來,我國在對傳統海洋油氣裝備持續深耕細作的同時,我們也一直奮力耕耘新興海洋裝備,并取得了豐碩成果,如海上風電的相關裝備,包括浮式風機、風電安裝船/平臺、風電運維船等,以及深遠海養殖的相關裝備——大型養殖平臺和養殖工船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放眼全球范圍內,在這兩個領域的裝備研發、建造水平也均處于多數并跑、少數領跑的態勢。那么,這些新型海洋裝備,誰又會成為明日之星?

    1、數據中心向海而來

    數據中心是公認的高能耗行業,而一個數據中心每年的電力成本中,有41%都用于制冷,因此寒冷環境可大幅降低運營支出中的電費。雖然數據中心可以在高原或者寒帶地區建設,但是一方面數據中心建設在陸地上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并花費高額成本建設儲存;另一方面,由于沿海發達城市數據中心增長迅猛,導致類似資源矛盾尤為突出。因此,對于處在熱帶及部分溫帶地區的數據中心,沉入海底降溫以及將數據中心布置在海面上,用海水循環冷卻降溫,或將成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1) 海底數據中心

    2018年6月,微軟在蘇格蘭海岸線附近的水域中實驗性地部署了全球第一個海底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為集裝箱樣式,由法國軍用艦艇和潛艇制造商Naval Group設計并建造,采用與潛艇相同的冷卻技術。放置在水下35.7米處的巖質海床,通過海底電纜與陸上操作中心相連。該數據中心擁有12個機架,包含864臺服務器。在海底運行了2年后,微軟在2020年6月將其打撈上岸進行分析。經研究人員評估,其各方面的性能要優于傳統的數據中心,并且在水中的故障率是在陸地的八分之一。

    微軟海底數據中心

    2021年1月,我國首個海底數據中心完成樣機測試,并公布了相應實驗數據:PUE值可達1.076,達到世界先進數據中心能效水平。該數據中心樣機由海蘭信聯合廣船國際打造,廣船國際負責冷卻系統的管路設計以及管路和圓筒形罐體的建造。樣機為長5.76米、直(外)徑3.05米的圓柱體結構,艙內裝有4個機柜,單機柜功率35KW,在海底運行了約40天。

    海蘭信海底數據中心部署場景

    (2) 海上數據中心

    谷歌在2009年就申請了“基于水面的數據中心”專利。根據描述,該數據中心將配置基于海洋能利用的發電機,以及1到2個海水降溫系統。據美國科技媒體報道,谷歌可能正在加州沿海的一艘駁船上建設該海上數據中心,但截至目前尚未實際建成。

    疑似谷歌海上數據中心

    2021年1月,吉寶集團宣布,吉寶岸外與海事將徹底退出海上鉆井平臺建造業務,并將重心轉向基礎設施項目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吉寶集團已于2019年年中發布了海上數據中心的概念,并與2020年4月開始展開聯合調研及測試,利用澳大利亞物流企業拓領控股的物流基地實施海上數據中心的測試。吉寶計劃未來將海上數據中心設置在類似于鉆井平臺的基臺上,充分利用海上大型結構物設計建造方面的豐富技術經驗。

    2、海洋空間資源利用裝備

    (1) LNG發電船/系統

    2009年,土耳其能源集團Karadeniz就投資建造了全球第一艘發電船,并成立了發電船運營公司Karpowership。自2010年以來,Karpowership已擁有25艘發電船,總裝機容量超過4100兆瓦。另外有4400兆瓦的發電船正在建造中。這些船大部分都采用雙燃料發動機,可用駁船儲存及岸基輸送的重油和天然氣發電,主要用于非洲國家以及古巴、中東和亞洲等電力供應缺乏的區域。隨著環保要求日益嚴苛,Karpowership也開始考慮采用更為環保的LNG作為燃料來替換高污染排放燃料。2019年8月,聯手日本商船三井共同研發LNG發電船,主要方式為通過一座LNG-FSRU為發電船提供再氣化的LNG。2021年1月,惠生海工投資開發的240MW浮式燃機聯合循環電站項目在其南通基地順利開工建造,該浮式發電項目也是由一艘LNG-FSRU+天然氣發電駁船組成。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將LNG氣化裝置+天然氣發電裝置融合在一座裝備上的LNG發電船,稱為浮式再氣化發電船(Floating Storageand Re-gasification Power Plant,FSRP),也得到了廣泛研究和應用。2014年10月,全球首艘FSRP“Hummel”號在德國漢堡港投入使用,為靠港船舶提供電力供應。2017年,三星重工推出了500MW級FSRP,采用SEP-T500GC設計,集成了聯合循環發電設施、基于GTT Mark III薄膜型技術的LNG貨物圍護系統和再氣化裝置。2018年,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宣布其最新研發的300兆瓦FSRP獲得英國勞氏船級社頒發的原則性認可證書。

    (2) 浮式火箭發射平臺

    20世紀90年代,由美國、烏克蘭、俄羅斯和挪威等國組建的海上發射公司,采用奧德賽移動式海上發射平臺,可在赤道水域的任何地點進行發射,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運載火箭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發射適應性和商業價值。2019年6月中國首次以民用船舶為發射平臺,在海上實施運載火箭發射技術試驗——長征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將技術試驗衛星捕風一號A、B星及五顆商業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2020年9月,“德渤3”號打撈工程船作為海上發射平臺執行了長征十一號海射遙二火箭發射,該船總長159.6米,最大載重量20500噸,采用全電力推進,配備DP 1動力定位。

    2021年1月,據外媒報道,SpaceX從Valaris公司以350萬美元的單價購買了2座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并將其改造成浮式火箭發射平臺。SpaceX自2020年開始就已經公開招聘海上作業崗位,當時該公司發布消息表示:正在建立“一支由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組成的團隊,旨在設計和建造一個海上火箭發射設施”。

    3、海上風電制氫

    海上風電逐漸走向深遠海,新建輸電設施成本較高,而用電能來制氫,就可以利用已有的天然氣管道運輸氫氣。由于當前主要采用天然氣和煤炭來制氫,推動海上風電制氫不僅可以有效利用深遠海風能或廢電、棄電,提海上風能利用率,還可以降低制氫成本、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全球范圍內已有多個國家開展了海上風電制氫項目的研究。2019年7月初,荷蘭能源公司海王星的Q13a-A海上平臺被選為全球首個海上風電制氫試驗點,項目名為PosHYdon,由荷蘭的多家機構及企業共同發起。項目將于2021年底之前正式生產。2019年10月,法國能源公司Engie旗下的Tractebel Engineering和Tractebel Overdick宣布將在德國建設一座400MW的海上風電制氫平臺,平臺裝置了可轉化海上風機電力的電解裝置和變壓器,以及一套海水淡化裝置以產生電解所需的超純水。2020年11月,新加坡能源公司Enterprize Energy與Tractebel Overdick簽署諒解備忘錄,正式加入該項目。2021年1月,西門子能源與西門子歌美颯發布了海上風電制氫的一個創新解決方案:將電解槽完全集成到海上風機中,以單機協同系統直接產生綠氫,計劃于2025或2026年全面示范。

    國內目前的項目也仍處于招標或試驗性驗證階段。2020年9月,中海油海上制氫工藝技術研究招標公告發布海上制氫項目招標,項目旨在研究設計和優化海上風電制氫的工藝流程,提出技術和經濟可行性的邊界條件。研究完工期為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此外,國內海上制氫項目還有青島藍谷的“青島深遠海200萬千瓦海上風電融合示范風場項目”,以及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的“沽源風電制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

    據克拉克森,2020年以全球海上風電為主的海上可再生能源資本支出為510億美元,歷史首次超過了海上油氣開發資本支出(410億美元)約24%的份額。“因海而生,向海而興”,千百年來,海洋一直為人類帶來源源不斷的資源和活力。在繼海洋油氣開發產業之后,以海上風電開發為主的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產業又冉冉升起。那么數據中心、LNG發電裝備、海上風電制氫……“明日之星”又會是哪一個呢?一切都未完待續。

     

    為你推薦

    哈爾濱工程大學成功研發“破冰氣墊船”

    哈爾濱工程大學成功研發“破冰氣墊船”

    4月初,松花江某支流上長10米寬10米的一座方形“碾冰機”,伴隨轟隆隆的風機聲,所行之處“冰花四濺”,不斷擊碎河面厚達0 5米的冰殼,讓一江春水恢復奔流。...
    2021-04-23 15:12:16

    拯救地球?歐美聯手巨資打造核動力科學探險船

    拯救地球?歐美聯手巨資打造核動力科學探險船

    歐美企業聯手打造的海上“科學城”項目“Earth 300”核動力超級游艇正式啟動。...
    2021-04-13 15:30:00

    瑞典Candela將推出世界上最快的電動客輪

    瑞典Candela將推出世界上最快的電動客輪

    據外媒報道,瑞典造船廠Candela正在尋求在當地的水上交通領域掀起一些波瀾,其計劃推出的全新水翼渡輪聲稱將在多個方面超越世界上的其他渡輪。P-30旨在成為有史以來速度最快的純電動客輪,同時通過最終取代目前服務于斯德哥爾摩市的柴油渡輪來凈化水道和周圍的空氣。...
    2021-03-26 15:45:39

    向零碳排放邁進:全球氨燃料船舶研發概覽

    向零碳排放邁進:全球氨燃料船舶研發概覽

    2018年4月,國際海事組織(IMO)發布海運業溫室氣體減排初步戰略,提出到2050年海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與2008年相比減少50%,將替代...
    2021-03-17 08:41:42

    Lazzarini推出太陽能兩棲雙體船

    Lazzarini推出太陽能兩棲雙體船

    意大利著名游艇設計公司Lazzarini公布了一艘太陽能兩棲“crabmaran”的設計,據該工作室稱,這將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這種設計的游艇。...
    2021-01-18 15:44:21

    中國第一艘燃料電池游艇在大連海事大學研發成功

    中國第一艘燃料電池游艇在大連海事大學研發成功

    日前,大連海事大學在綠色航運領域又傳來好消息,學校新能源船舶動力技術研究院牽頭建造的中國第一艘燃料電池游艇“蠡湖”號通過試航,標志著我國燃料電池在船舶動力上的實船應用邁出關鍵一步。...
    2021-01-10 09:17:25

    全球最大風帆動力貨船長什么樣?

    全球最大風帆動力貨船長什么樣?

    Oceanbird是瑞典老牌船企Wallenius Marine公司設計的一種新型汽車運輸船,獲得了瑞典政府和多家研究機構的支持。該船可能看起來像是一艘未來船,完全依靠風力運營,具有濃厚的古代海上船舶的穿越感。...
    2020-11-13 14:42:03

    MIT開始測試能搭載乘客的無人駕駛船

    MIT開始測試能搭載乘客的無人駕駛船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總是能想出瘋狂的新技術,周一他們公布了另一個新項目:一艘能夠運送乘客的自動駕駛船只。 與麻省理工學院的其他突破相比,它更平凡一些,但它仍然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工程壯舉。...
    2020-10-27 15:32:46

    全球首艘3D打印玻璃纖維船亮相

    全球首艘3D打印玻璃纖維船亮相

    在2020年10月1日至6日舉行的的意大利熱那亞游艇展上,意大利初創公司Moi Composites正式推出全球第一艘3D打印玻璃纖維船。...
    2020-10-07 07:52:25

    同濟大學多用途智能無人船亮相2020線上智博會

    同濟大學多用途智能無人船亮相2020線上智博會

    流線造型、身姿飄逸,在大江大海中劈波斬浪。同濟大學重慶研究院推出的智能環境監測無人船,一經亮相2020線上智博會便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力。...
    2020-09-18 08:06:23

    企業樣本更多 >>

    威海市正大環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EGCS,SCR,脫硫
    脫硫脫硝用噴嘴噴槍選型手冊-霧的池內
    josun 船用空調產品系列
    上海弗雷西閥門有限公司企業樣本,蝶閥
    浙江邁宇環保英文版樣本 ME Production
    揚子江船業集團有限公司
    揚帆集團
    漢盛(上海)海洋裝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脫硫系統 EGCS
    中船動力有限公司 柴油機 發動機 發電機組 脫硫
    匯舸集團-煙氣洗滌產品中文樣本
    康士廉電子產品(上海)有限公司,consilium,vdrF2
    康士廉電子產品(上海)有限公司,EMS
    漢盛(上海)海洋裝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壓載水,hansun
    青島雙瑞 BalClor 船舶壓載水
    MAN B&W ME-Gl雙燃料低速發動機樣本
    <!–左箭頭–>
    <!–右箭頭–>
    船配商城
    硫排放
    壓載水處理系統產品選型
    發電機及發電機組產品選型
      国产精品草榴
    • <xmp id="4u2uq"><noscript id="4u2uq"></noscript>